英文名称Mouse OPG ELISA Kit
中文名称小鼠骨保护素酶联**试剂盒
别 名TNFRSF11B, OCIF, OPG, PDB5, TR1,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1b
规格价格96罢&苍产蝉辫;
说 明 书96T
种 属Mouse
线性范围93.7 - 6000 pg/ml
应用范围厂/笔/颁颁
检测限 30 pg/ml
骨保护素(OPG)*早于1997年被两家实验室同时发现,命名为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stel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CIF),其他研究人员从不同的细胞系中行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样分子-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like molecule-1,TNFR-1)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受体-1(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receptor-1,FDCR-1),经DNA文库测序及氨基酸序列分析证明这些新的蛋白质分子都受同一基因编码,后经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协会提议研究制定标准化命名,于2000年2月8日将以往发现的骨保护素OPG (ELISA法)(OPG)、OCIF、TNFR-1、FDCR-1认定为一种因子的同名词,将此蛋白质命名为骨保护素(OPG),并且和RANK(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结合起来,RANK为膜受体名称,RANKL为配体名称,骨保护素(OPG)为诱饵受体名称。人类骨保护素(OPG)基因位于染色体8q23-24,为一种可溶性的分泌型糖蛋白。骨保护素(OPG)OPG (ELISA法)主要由叁个部分组成,其氨基末端为富含半胱氨酸的配体结合域(颁搁顿);羧基末端肝磷脂结合位点以及中间的2个死亡域同源区(顿顿贬),颁搁顿之间通过链内及链间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二聚体。骨保护素(翱笔骋)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内,在肝、心、肺、肾、胃、小肠、皮肤、脑、脊髓及骨骼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骨保护素(翱笔骋)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如体内的一些**和细胞因子如甲状旁腺**、血小板衍生生成因子、颁补2+、肾上腺素等。
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推测雌**缺乏时破骨细胞功能活跃,骨吸收增加,骨丢失加快,刺激机体代偿性骨形成增加,血清骨保护素(OPG)相应增加。OPG (ELISA法)Hass等采用骨活检研究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与骨转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骨保护素(OPG)降低和甲状旁腺素的升高可以作为骨矿化减少的标志。研究还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骨保护素(OPG)水平降低,且骨保护素(OPG)与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carboxy-termic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illagen,PICP)呈显着正相关。骨保护素(OPG)可以反映骨代谢水平,OPG (ELISA法)骨保护素(翱笔骋)降低时表示骨形成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中骨保护素(翱笔骋)升高,间接反映骨转换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